影视及游戏公司间的博弈问题

3、影视及游戏公司间的博弈问题

游戏改编电影还有一点值得提的是游戏公司与电影公司之间的博弈。游戏公司希望可以通过电影在提高原有玩家粘性的同时,将游戏代入更广阔的大众市场;而电影公司则是希望榨取游戏品牌的价值以换取高票房和利润,于是在改编过程中在游戏人和电影人之间出现了各种有意思的博弈。

很多粉丝认为如果游戏公司过多参与电影创作意见,可能结果就会不同。这个还真不好说,别忘了当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任天堂也是作为制作方深入参与过的。接下来我们看下另外一个热爱电影的游戏公司的故事——1994年上映的由尚格云顿担任主角的《街头霸王》。

知名游戏改编电影票房回顾 谈魔兽世界电影能否突破

卡普空作为一家老牌游戏公司,旗下拥有《生化危机》、《街头霸王》等绝对经典和卖座的超级IP。除此之外,比起其他相对保守的游戏公司,卡普空对于电影产业却有很深的兴趣和执念,是最早参与制作游戏改编电影的游戏公司之一(1993年任天堂是第一个掺和电影业的游戏公司),在1994年,卡普空作为出品公司制作了《街头霸王》一片。

该片的导演史蒂文·德·苏沙在执导该片前一直是编剧,这部影片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在影片制作过程当中德苏沙和卡普空之间发生的一个插曲,基本上可以代表游戏公司参与电影制作时会产生的典型问题。在初期讨论影片角色时,卡普空希望可以启用街霸游戏的全阵容,但德苏沙提出了电影的主要角色最好不要超过七个,因为观众的观影习惯一时间只能记住7个主要人物。

为了说服卡普空,还特意举出了日本电影七武士的例子,于是卡普空就被说服了。没想到选角阶段,卡普空改变主意,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增加角色。最后剧情可以说是七零八落,除了一些比较还原的游戏场景设定和温明娜的春丽,大概就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价值了。

作为游戏出品公司卡普空亲自出品的《街头霸王》都没能保证高还原度,但好歹票房还是回了本。就在该片15年后,卡普空不撞南墙不回头,还参与出品了一部评价更低的《街头霸王:春丽传奇》,这次连春丽的人种和最标志性的春丽头都没有保住还赔得一塌糊涂。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像卡普空这样的游戏公司恐怕短时间内是无法在电影行业如鱼得水的。反过来电影人想跨界去做游戏,连斯皮尔伯格和吴宇森都铩羽而归,可想而知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游戏改编电影仍然没有一套可行的成熟类型化电影制作流程和机制。

(责任编辑: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