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需要分流庞大的网络数据,以及带WIFI功能的终端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越来越多,扩大WIFI覆盖范围成为三个运营商的一大重要课题。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本月初曾提出,计划在三年内将全国范围内的WIFI热点数量增加至100万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移动全国的WIFI热点已经达到12万个,中国联通有3万至5万个,中国电信WIFI热点数去年底已经超过10万个。三大运营商均把WLAN作为2011年的运营重点。

“无线城市”的概念早在2002年就由美国费城提出,2008年以来中国多个大城市也提出过相应计划。不过,由于缺乏可持续的商业运行模式,无线城市计划在美国一些城市、中国台北市等要么失败要么苦撑。

对于建无线城市而言,有五大条件需要具备,即技术条件、网络部署、运营模式、市场需求以及终端支持,其中,市场需求和终端支持自不必说,关键在于网络部署和运营模式。

就中国而言,建立无线城市不太可能完全由政府包办,因为这不利于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但也不太可能完全由商家操办,因为这种无线城市本质上是一种半公共品,它带有一定的福利和公益性质。

尽管WIFI目前被定位为3G数据分流的功能,但是,WIFI目前有着3G不可替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低成本(省钱)带来市场需求的扩张。去年广州亚运会期间,广东电信就曾经面向广州市民免费开放全城的WIFI网络,据统计,当时电信的活跃WIFI用户从2万多户快速增长到15万户,而在亚运后随着免费WIFI业务的停止,其活跃用户下降到6万户。

很明显,这是一种带有福利性质的准公共品,国际上已经将其定义为“第五公共事业”,这决定了它离不开政府的意愿与支持。目前,中国距离无线城市的目标还很远,WIFI热点依旧很有限,并且,免费WIFI服务也远远不够,这与我们具有雄厚财力的政府以及先进技术的运营商的情势极其不符。事实上,要明确的是,准公共品是带有一定排他性质的,它并不完全免费,所谓无线城市的目标,也并不是在整个城市内使用WIFI全都免费,它更重要的是为市民提供一种最低限度的公共服务(比如建更多的WIFI热点),而使不使用WIFI这种手段上网取决于市民自己的决定。当然,在一些公共度很高的地方比如机场、商务区域、公园等可以考虑提供免费WIFI服务。

目前,中国的WIFI运营模式依然处于探索之中,不过,我们依然没有看到这种探索体现出多样性。其实,运营商可考虑提供限时免费,而这种成本补贴可考虑向赞助商收取,而赞助商可以在WIFI中植入广告,在美国,ebay就曾在特定时段特定地点自行提供免费WIFI,而用户需要首先浏览ebay广告。又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将对无线城市的财力支持直接发到市民手中,类似购物券,由市民去享用运营商的有偿WIFI等等。

(责任编辑:xiao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