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QQ手机管家、360手机安全卫士、网秦手机卫士等软件的新版推出,“云备份”概念在国内手机安全市场格外走红。无独有偶,大洋彼岸的苹果公司也在不久前发布了其针对iOS设备用户的iCloud新应用,云备份同样被作为主打功能被特意强调,一时间,手机迈入云时代的呼声高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云备份”解决方案的首要针对对象正是涉及大量用户个人隐私的手机通讯录,这不由得让人警惕,如此多的个人隐私被“云”搜集,谁来保证安全呢?不仅如此,目前在年轻时尚用户群体中风行的米聊、微信、盛大KiKi、友信等一众效仿美国KiK Message的新型聊天类移动互联应用也同样在手机通讯录上大做文章,并号称这类基于手机通讯录的新型社交工具将会取代短信,这更加让人担心——— 我们的通讯录都被社交了,那个人还有什么秘密可言呢?
云用户的痛并快乐着
对于“云备份”功能的出现,心怀感激的用户并不缺少。家住广州海珠区的陈先生就向记者表示,他换手机比较频繁,但是过去每次换手机把通讯录导入到新手机中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让人头痛不已。“不同牌子的手机,甚至是同一个牌子不同型号的手机的通讯录格式都可能不一样,碰到极端的情况只能一个个手动调整通讯录,可我的手机里面有上千个联系人,实在是累死人。”但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云备份”方案的推出,陈先生的难题已经不再。“我现在用QQ同步助手,不光是通讯录可以在不同牌子的手机里面互相导入,短信也可以,真的很省功夫。”
最近迷上微信的小吴也对这类基于通讯录的移动互联应用十分欣赏,“关键是可以省短信费啊,短信70个字就要一毛钱,现在用微信1KB才1分钱,这可是500个字呢!”在小吴看来,微信这样的类短信工具对于他这种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福音,不光实用而且好玩。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在他通过微信向自己手机通讯录里面的好友发送推荐短信的同时,好友的电话联系方式实际上已经暴露给了第三方应用开发商,而这正是潜在的威胁。对于这一点,最近体验了另一款类短信工具米聊的网友royliaoz可算是有切身体会,“我前些天装了米聊,还没感觉到什么特别的,可这几天米聊总是发短信告诉我有好友加我了,但我记得我没有告诉他们我的米聊号码啊!所以我怀疑米聊说不定私下扫描了我的电话本,发送了邀请短信。”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是royliaoz依然对这种情况感到愤怒,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
和royliaoz同样注重隐私保护的人同样不是特列,记者不久前帮朋友导出导入通讯录时也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本人建议朋友使用云备份工具一劳永逸,但最后对方还是选择了麻烦的通过电脑备份的方案,用朋友的话说:“总觉得用电脑安全些,通讯录里面有些客户很重要,流出去了会很麻烦。”
隐私保护权责不清晰
其实,有关互联网的隐私保护问题早已不是新鲜事。不久前索尼PS3爆出的“黑客门”就已经让用户伤透了心,早年间Facebook也曾爆出将用户数据售卖给第三方的丑闻,然而和传统互联网平台不同,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平台以智能手机为主,其内部承载的个人隐私信息更加真实、有效,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手机云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我们实在不能不防。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告诉记者,和过去互联网应用以电子邮件账号为基础平台不同,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在真实社交的大潮推动下正在逐渐向基于通讯录的用户平台转移,这在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更大威胁。
杨群称,在手机云时代,将个人手机通讯录信息交由云端存储或者是允许第三方应用开放商基于通讯录进行“病毒式”营销的主要隐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云服务提供商自身的安全保障能力,“随着大的服务商搜集越来越多的用户隐私信息,其服务器可能会成为犯罪分子的主要攻击目标,虽然这些厂商都宣称自己的加密能力在不断升级,但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这方面索尼PS3服务器被黑客黑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云服务提供商大多是追逐商业利润的企业,其虽然一再承诺不会将用户资料泄露,但是却很难杜绝其内部出现员工以销售用户隐私牟利的可能性,即使是服务商本身不直接兜售用户数据,“也不能排除运营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自身营销的可能,就像微信、米聊那样,其推广是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同意扫描自己的通讯录的用户可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被扫描了号码并收到邀请短信的用户则未必乐意自己的手机号码被应用开发商搜集。”杨群称。
不过在杨群看来,目前互联网平台上个人隐私保护最大的难题还是在谁来负责的问题。“在应用开发商和服务商的软件或服务使用条款中大多都已经写明了不会主动侵犯用户隐私的承诺,但却很少做出如果他们收集的用户隐私出现泄露之后谁来负责的承诺,这就为用户隐私维权造成了最大的困难。”
(责任编辑:ch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