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背后的代价——环境污染

繁荣背后的代价——环境污染

提到手机的污染,绝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的是手机辐射。手机通话是通过高频电磁波将电讯号发射出去的,发射天线周围存在微波辐射(300MHz-300GHz),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线部、听筒部、键盘部和话筒部。

用户须冷静 勿卷入手机厂商军备竞赛

如果所使用手机的微波超过国家规定的微波卫生标准,对人体就产生危害,有40%被机体吸收到深部,使器官发热,而人无感觉。研究表明,高频微波除对人的神经、血液、免疫系统及眼部等造成损害外,还对人体的生殖和胚胎发育有影响,对男性的生殖功能影响明显,如使精子数量明显减少,精子活力不足。对女性内分泌功能的影响为:使女性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而可能大部分人未曾了解,在手机所造成的污染中,手机辐射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手机对于环境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而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据了解,制作手机的各类材质中,含有的砷、铬、铅、镍等大量物质,即便焚烧或者经过填埋场出之后,依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有报道提出,一块手机电池中含有的镉可以污染6万升水。除此之外,充电器、锂电池里面的铜、铝、塑料等物质同样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手机印刷线路板和外壳都含溴阻燃剂,会破坏人体健康,引起甲状腺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神经、免疫系统问题等。

早在2010年,自然之友、公共环境研究中心和达尔文环境研究所等34家环保组织针对IT产品制造的重金属排放进行调研,并联合发布了《2010年IT产品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报告特别指出:防治重金属污染是IT产业不容回避的责任。由于长期累积,治理滞后, 我国正面临着重金属污染问题密集暴发的严重威胁。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而这样的污染将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百姓身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我们应该对那些关注环保的非营利性组织表示认可和赞许。然而更重要的是需要让民众真正了解到手机对于环境的污染,从主观上重视这个问题。有问题不怕,怕的是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如同几年前推行的垃圾分类一样。有了正确的引导和基础设施的建立,绝大多数市民都会自觉行动起来,做到垃圾分类。所以当群众有基本的认知之后,对于手机的污染问题,一定会注意的。而对于政府来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

(责任编辑: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