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雷军:低风险的小米
投资者雷军:低风险的小米
以创业的角度来,雷军和他的小米是否成功要打上一个问号。那么,让我们来换种角度,如果我们仍将雷军当做一个投资人,从投资的角度而言,看起来小米似乎更能算作一个成功的案例。
投资者雷军
尽管看起来试图“颠覆传统手机行业”的小米声势极猛,可事实上,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低风险的。作为一个手机行业的新军,小米选择了一种较为保守的策略——预估销量,然后向原材料供货商以及制造商下订单,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甚至做到零库存,这大大减少了资金压力。而且尽管1999元的零售价在当时创造了双核手机的低价记录,但整体估算,小米手机整机成本大约在1300元左右,依然有一定的毛利润。
相比传统的手机厂商,小米手机采用电商渠道发售,其渠道成本几乎可以忽略。而在市场推广方面,深谙互联网的雷军通常采用低成本的方式进行“炒作”,也并不花费太多资金。整体看来,声称“硬件不赚钱”的小米,其实靠卖手机已经可以赚钱了。
小米的硬件其实是可以赚钱的
当然,这也并非意味着小米手机就没有资金的压力。考虑到小米手机开售前的研发积累投入、日常的人力成本等支出,加上供货商通常都要求小米预付货款,因此这家公司面临的资本压力依然不小。在2010年底和2011年底,小米公司完成A轮和B轮融资,金额分别达到4100万美元和9000万美元。但这对于迅速扩张的小米而言,也并非多么阔绰,成倍增加的员工、从零开始建立的售后体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小米手机不缺钱,缺人?其实都缺)。
除了缺人,小米其实也缺资金
但这对于小米和雷军更为直接的意义是,经过两轮融资,小米公司的估值已经水涨船高,A轮融资时小米被估值2.5亿美元左右,而一年之后这一数字提升至10亿美元。最新的传言称,有国际顶级风头将投资小米,这轮融资可能会使小米估值达到40亿美元。
显然,一开始就将小米打造为“移动互联网公司”而非手机公司的噱头、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人气炒作、以及产能问题形成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对于小米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估值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若延续这样的发展,无论未来是上市,或者将公司出售,雷军最初的投资都将获得极大回报。
(责任编辑: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