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要领
[关于操作的小吐槽]
操作方面游戏提供虚拟摇杆和虚拟按键两种方式,并且贴心的设置了自动射击选项。游戏时左手控制人物移动,右手轻触屏幕即可跳跃。经小编测试虚拟方向键的控制方式真的需要时间适应〜如果使用不能上手,建议还是另外购买吸盘式摇杆。鉴于iOS版蹩脚的操作方式一命通关绝对是个难度不小的挑战!这里小编异常想知道iOS版的30人秘籍怎么输入?利用重力感应抱着设备上上下下左右左右之后拍两下屏幕的方式小编已试过〜真的不行!就算行恐怕也不能在地铁或是咖啡厅里来〜不然会严重尴尬!笑〜
【等级与装备系统】
这次的iOS版《魂斗罗》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入了人物升级和自定义武器的设定,当玩家通过反复挑战获得相应的经验值后即可升级,当所使用角色到达一定 级别即可解锁更多的弹夹来放置更多的武器,解锁后可以将过关后奖励的各种武器预存在解锁的弹夹中,游戏时根据需要轻触屏幕左下的弹夹就可以调用预存的武 器。小编只解锁了一个弹夹,无法确定游戏中最多可以携带几个弹夹。
如果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耐心也可以花钱购买,这也是小编认为游戏不厚道的地方,买经验升级,买武器强化自己,买钻石解锁游戏相关内容小编都能忍!唯 一让人觉得不太爽的是接关也需要消费2个钻石!没钻石的话要么买要么重新来过!在高难度的下,配上iOS平台的蹩脚操作方式,这个钻石的消耗 量......唉〜另外,这里还要特别说一下:这次的魂斗罗貌似没有30人秘籍,只有将生命上限MAX后才有可能实现30条命〜用钱堆出来还是自己淡定的 熬就看你是财力大些还是耐力大些〜
【新增加角色与武器】
新增加两位女性角色(莎丽)和(莉琪)她们拥有完全不同初版角色的操作方式与攻击手段,同时游戏也新增加了加强版的武器。要使用这两个新加角色可以 通过反复挑战任务模式获得更多数量的金鹰解锁也可以在线购买解锁,30RMB可同时解锁两个角色。小编认为〜微贵-_-#以下是小编对两个新增角色的使用 初感:
莎丽的武器是手里剑和忍者刀。和其它角 色不同的是,莎丽在接近或是接触到杂兵时会抽出忍者刀斩杀,不会象其它角色似的一碰即死,此特技是莎丽特有并且没有次数限制。需要注意的是莎丽只有在地面 跑动时接触敌兵才可引发特技挥刀斩杀,跳跃时是不能引发挥刀特技的,置空时接触到敌人一样会死,至于手里剑小编测试后发现得到L枪后手里剑的威力最大,S 枪是八方手里剑威力一般。小编个人感觉是个比较难用的角色,紧身挥刀的特技也是个比较鸡肋的设定〜总的来说莎丽是个高手向的角色。
莉琪这个新角色小编觉得是全部四个角色中最好用,武器威力最大的一个,可能因为初始武器是两把手枪所以感觉上弹 速要高过其他三个角色,(可能只是感觉)。莉琪使用双枪射出的子弹会有颜色深浅的区分,小编感觉深色子弹威力貌似大些(只是感觉只是感觉)。或者只是为了 很好的表现角色使用的是双枪才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并没有任何特殊效果。莉琪得到L枪时双枪会变成RPG(火箭筒)威力惊人!除boss 外第一关用L枪可以一枪秒掉任何坦克。得到S枪时可射出火球并且有爆弹的特效〜(跟赤色要塞中的小汽车儿发出炮弹后炸裂的效果雷同)。总的来说莉琪是个游 戏初期很容易上手的角色〜
【对应GAME CENTER成就与排行榜,支持微博分享】
玩家不仅仅可以通过游戏中获得成就,还可以将自己的通关时间、分数上传排行榜。同时,玩家也可以绑定新浪微博进行成绩与好友分享。并且通过分享还能获得小小的安慰奖〜。(需要在连接网络的条件下)
【题外话】
小编觉得这次的iOS魂斗罗重制版没有让大家失望〜虽说操作方面很难适应,但这是iOS平台的老问题了。抛开这个不说,这次的魂斗罗重制版无论是游 戏画面〜背景音乐〜新增的任务模式和新角色都能看到konami的诚意〜各种在线购买也让大家看到了JS的诡计〜唉〜不管怎么说,陪着咱们一起长大的“魂 斗罗”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小编拿到游戏的时候就在想由魂斗罗引发的水下8关传说会不会在iOS平台发售重制版后通过更新的方式变为现实〜哈哈哈〜
[关于水下八关]
在NVCS版的关卡六(能量地带)中,存在着一个Bug。这个Bug会使一个士兵的图形显示不正常。由此出现一个传言:只要在合适的时机跳到这个士 兵的身上,就可以进入隐藏关卡。这个传言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国迅速传开。很多人信以为真并且认真寻找。也有不少人声称自己成功进入。到后来甚至发 展到能否打出“水下八关”成为衡量一个人游戏水平的标准。最后有人通过对魂斗罗的Rom进行反复研究得出结论:“水下八关”根本不存在,它只不过是一个游 戏的Bug。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小部分玩家相信这个传言是真实的。这是中国游戏史上最早,并且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谣言。
顺便说一下,Contra有一款MSX2上面的移植作品。这个版本有血槽,有水下关卡,但它不是横板卷轴游戏,只能一人游戏。这部作品的关卡数量有很多,十九个关卡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水下八关”谣言的起点
(责任编辑:周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