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打败开放?不是所有公司都有乔布斯

如果你认为你的产品设计师可以复制乔布斯在过去12年间的完美表现,那就封闭吧

导语: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络版上月发表署名蒂姆·吴(Tim Wu)的文章称,虽然近几十年的科技行业一直信奉“开放胜过封闭”的理念,但苹果的成功却打破了这一定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应当遵循同样的发展道路。除非企业的领导者具备乔布斯那样的远见与天赋,能将整个企业在近乎完美的状态下运营,几乎不犯错误,否则,“开放”仍是更加安全的选择。

以下为文章全文:

行业定律

科技行业有一条定律:“开放胜过封闭。”换言之,开放的技术系统,或是具备互用性的系统,总能击败封闭的竞争对手。这是很多工程师毕生的信念,也是Windows在90年代击败Macintosh,谷歌在新世纪之初迅速崛起,互联网胜过AOL等封闭对手的原因。但它现在是否仍然适用?

这一定律近几年来受到了严峻挑战,主要是因为一家公司。苹果对工程师的理想和权威人士的劝诫视而不见,始终如一地坚持半封闭战略——或称“集成”战略——并公然挑战行业定律。与竞争对手相比,苹果的产品实现了超高的集成度。它拥有自己的硬件、软件乃至零售渠道。它还时常封杀竞争对手。然而,正是凭借着种种“封闭”策略,使之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苹果上一季度的利润超过亚马逊诞生以来的利润总额。

但现在,苹果却在过去6个月间经历了或多或少的坎坷。我认为原先的定律应该稍加调整:封闭可以胜过开放,但仅限于天才;而在正常情况下,在一个不可预知的行业中,按照正常人的犯错概率来看,开放仍会胜过封闭。换句话说,一家公司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采取封闭战略,取决于它的远见和设计天赋。

开放与封闭

要解释这个理论,我首先需要仔细定义“开放”和“封闭”。虽然这两个词早已在科技行业耳熟能详,但却有着多重含义。事实上,没有一家公司是完全开放或是完全封闭的:他们分布于一个“频谱”上,类似于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Kinsey)对人类性欲的描述。在这里,我认为该“频谱”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开放”和“封闭”可以指一家公司的宽容度,包括可以与谁合作,或者允许谁与它的产品相互连接,从而接触用户。我们之所以说Linux这样的操作系统“开放”,是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设计一款运行Linux的设备。相比而言,苹果则很有选择性:它从不将iOS授权给三星手机使用,也不会在苹果商店中销售Kindle。

其次,开放可以指一家科技公司对待其他公司与对待自己时的公平程度。火狐对多数网站都一视同仁。但苹果却总是对自己更好一些。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试试从iPhone上删除iTunes。

第三,开放还可以指一家公司对自己产品的工作模式,以及与之合作的方式的透明度。开源产品,或是依赖开放标准的产品,都可以将源代码广泛公开。但与此同时,谷歌这样的公司虽然会在很多方面开放,但他们对搜索引擎代码却严加保密。在科技行业,人们经常用教堂与集市来描述最后一点差异。

没有一家私有公司是完全开放的,尽管Mozilla这样的非盈利组织已经非常接近这种境界。类似地,现在也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做到完全封闭。平台所有者可以借助优秀的应用获益(想想看,假如iPhone没有了谷歌地图),所以过分的封闭会破坏产品价值。就连苹果也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开放性,避免惹恼用户。iPad虽然不能运行Adobe Flash,但却几乎可以兼容所有耳机。

理念转变

事实上,“开放胜过封闭”反倒是一个新理念。在20世纪的多数时间内,集成一直都被视为商业组织的首选形式。封闭或集成设计的优势早就获得了业界的认可,甚至连经济学家都为这种模式呐喊助威。协调性是一项关键优势:从理论上讲,如果一家公司能协调某款产品的所有功能,效果必然好于缺乏协调性的对手。经济学家约瑟夫·法莱尔(Joseph Farrell)称之为“补充效率的内化”(internalization of complementary efficiencies)。如果你对这一说法感到陌生,那就想想迪士尼乐园:迪士尼牢牢掌控着这项业务,使得这个主题公园的运行效果远好于常见的乡村集市。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也秉承了与苹果类似的逻辑,将采矿与炼钢两大业务集成到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工作室都将表演、编剧、制片和影院等业务集成在一家公司里,并将其他企业成功逼出了行业。IBM也曾经非常封闭,老AT&T更是主导了一个终极的封闭系统:你不能拥有自己的电话,更别说使用其他人生产的电话了。

这种传统观念在70年代逐渐开始转变。在科技行业,从80年代一直到2005年左右,开放系统持续创造着辉煌,一直都将封闭的竞争对手压在身下。微软Windows通过更加开放的策略击败了竞争对手:与技术上更具优势的苹果操作系统不同,Windows几乎可以兼容任何硬件,也几乎可以运行任何软件。与此同时,微软还击败了采用垂直整合战略的IBM。(还记得Warp OS吗?)

谷歌最初也大胆地采用了开放设计,一举超越了雅虎使用的有选择的付费广告模式。从80年代到2005年左右,多数的赢家都是开放的,包括微软、戴尔、Palm、谷歌、网景。而互联网本身虽然是一个政府资助的项目,但同样秉承了难以置信的开放态度,并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于是,一场以“开放胜过封闭”为口号的运动就此兴起。

封闭的缺陷

开放系统揭示出封闭模式的重大缺陷。从经济学理论来讲,在“完美信息”(perfect information)状态下,核心设计者可以生产出更好的产品。但前提是未来可以预知,而且要排除人们犯下愚蠢错误的可能。在只有一个决策者的封闭系统中,错误的代价很高。愚蠢的决策,或是出于短期利益而牺牲产品品质的行为,会让你的表现远逊于开放的竞争对手。例如,AOL在90年代建起的“围墙花园”就试图猜测用户的意愿,但AOL却犯了很多错误,最终没能融入开放网络的趋势。

相比而言,一款开放的产品则可以对人为错误形成一定的缓冲,因为没有人能够全权制定可能破坏整个产品的决策。经济学家蒂姆·布雷斯纳汉(Tim Bresnahan)和谢恩·格林斯坦(Shane Greenstein)90年代曾经在一篇论文中将此描述为“分裂的科技领导力”(divided technical leadership),并认为这是好事。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是很多人(有时可能达到数千人)的共同决策。

尤采·本克勒(Yochai Benkler)则强调,一款开放产品还可以利用大众自愿做出的集体贡献。因此,维基百科的某些词条可能令人厌恶或是包含错误,但整个维基百科的品质仍然令人惊讶。在90年代中期,Windows的使用体验不如Macintosh直观,但配合着各种配件和应用,却使之成为了一流的产品。

商界哲人王

接下来便进入了新世纪的最初十年,苹果在这一时期实现了狂奔。大约在12年的时间内,苹果成功打破了这一定律。但这是因为它拥有一套完美的封闭系统:具体来说,就是一个拥有绝对控制权的天才独裁者。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柏拉图理想在商界的化身:一个比任何民主形式都更有效的哲人王。这一时期的苹果完全依赖于这样一个独裁者,但他却极少犯错。在一个没有错误的世界中,封闭击败了开放。结果是,苹果在一段时间内将各路对手纷纷斩于马下。

那么,科技公司究竟应该如何是好?所有科技公司都面临着开放与封闭的问题,应该这样来回答:首要的一点是,封闭与开放之间总要经过复杂的权衡,所以切莫过度沉迷于任何一条道路。人们很容易低估开放的威力(当初没人认为维基百科能够成功),但即使是开放的系统,也需要施加一定的控制。

归根结底,你的远见和设计能力越强,就可以尝试越封闭的道路。如果你认为你的产品设计师可以复制乔布斯在过去12年间的完美表现,那就封闭吧。但如果你公司的领导者只是凡夫俗子,或者面临极不确定的未来,开放的系统应该更加安全。或者,也可以换种方式:早晨起床后,照照镜子,问问自己:我是史蒂夫·乔布斯吗?(书聿)

(责任编辑:周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