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沙龙第5期图文实录(9)
范路:非常的精彩,58同城我们在线下有大量的资源,去年年初的大家还讲,说工作做轻公司还是轻公司,轻公司看产品的设备能力,重要公司看执行力,58同城既然能迁入到这么多东西应该是执行力挺强的公司,下面我们邀请新浪微博商业产品部高级产业总监余双,他会给我们讲一下大数据沉淀。
余双:我叫余双来自于新浪微博商业产品部,我今天带来的题目: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沉淀,首先我想问一下有多少人参加过前几天的新浪的专场合的会议,有的话举一下手,很好没人参加。
是这样的刚才前两位的演讲非常精彩,陈小华的总结非常好,高德把真实的房子建筑物搬到了网上,58同城以及O2O企业将这些服务也搬到网上,接下来缺人,这就是今天我带来的任务所提供的服务,我们提供的是人以及人与服务连接的媒体,主标题我不讲了,我讲的不是大数据,大数据只是一个背景,人家都说大数据时候希望微博应该怎样做,我们应对大数据的一个解决方案是配置,我有一个背景介绍,首先微博去年年底的有3.77亿是通过移动端访问的,这代表着75%的用户会使用移动端来访问,这就给我们做基于LBS的O2O提供了非常好的桥梁,其次我们现在有1350万个POI点,这么多人有这么多POI大家每天都在发生什么?大家都想知道,这个信息流就像长江、黄河一样流出去了就没有了,流到海里面里面去了,我们想让它流动,但不流出,就像江里的沙洲一样,想让它在某一些关键的点上能成为一个沙洲,慢慢的成为空间点,你在在空间点让看到你们所想要的东西,这个就是我们的配置。
微博是以我为核心的网络,想想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怎么生存的,从早晨到杂志、电视、娱乐信息,我们从各种来源获取信息,我们其实一直都在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个信息也是我一直在接受信息,是以我为中心的网络,我处于网络中心,微博中是什么情况,是有70%是只接受信息,剩下的30%会说话,但是他说的话在网络上传播的只是人和人控制的组织的信息,怎么理解呢?你现在看到的信息流只要两类信息,一个是用户发的,一个是栏目发的,它只是代表一个组织,我再想想,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突出了空间的限制,对一个人来说只是通过好友,或者是清朝或者是明朝,可能是一个城镇的信息你才能获得信息,剩下的人你不知道,随着最后电话你可能会获取更远的信息,我们从网上和媒体处获得信息,社交网络的出现,就像最早的人人网,开心网。
微博其实我们现在传播的是人或者是人代表的机构去传播信息,其实总结就是从人处获得信息,我们再突破一次,我们能不能从物获得信息,这是我们的一个出发点,现在我们通过配置这一套东西其实我们是想以不论是只以人,包括是媒体位置为结点,通过让信息在这个网络中传递,形成了一个以内容信息聚合点为内容的网络,传统的网络在传统的信息流里面信息是一个流动的,上面可能在转变你可能就出去了,出去以后就结束了,你就回去了,如果物能参与传递的话,你不仅会看到人,可能会看出物,你出去之后可能一个节点跳到另外一个节点,从另外一个节点跳到最后一个,最后会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状节点,而这个网状结构的每一个结点可以是人,可以是物,横向的一条线就是我们所谓的媒介,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然后后面会有更具体的和这些相关,通过刚才我讲的这些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媒体目前是一个社会化的媒体平台,未来同时被成为社会化的商务平台,那才是一个真正的生态圈,所以这个就回到我刚才说的高德把建筑物搬到了虚拟世界,O2O企业把商户、服务搬到了虚拟世界,新浪微博提供的是人和人处于这个服务的途径,这就是社会化的商务平台的价值,配置是一个封装微博的一个框架。
这个物是信息的聚合节点,其中最重要的聚合节点就是LBS,LBS每一个POI就是一个标准的物,这个物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物,这个物代表一个页面是一个配置,用户和它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互动,我们关注一个配置,现在在微博里面可能看到一点,并没有什么,将来我们会提供一个关注,通过这个关注,这个地点会有一个动态化,让这种物也能参与到信息的传递,配置在网络中的传播是这样的,通过这个话我们把一个物变成了和人等价的概念,POI点也相当于一个人,它的内容可以通过我们的动态算法产生,同时也可以是人工命名,通过微博和信息流发给它的粉丝,用户本身可以通过你的行为对他进行一个传播,最后我们会推荐一些算法,总之就是把一个物形成了和当前同等一个微博上面,形成这么一个交互,从而使我们新浪微博真正成为一个商务的平台。
(责任编辑: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