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游戏平台一直以来都有同类型游戏,一个平台上会出现2~3款互相竞争的习惯。不过在前不久,腾讯高调公布了移动游戏平台的未来战略将会是“聚焦精品”,知乎上的一位网友对「为什么腾讯游戏要走合作的精品路线,而不是自己研发相似竞品?」这个问题表示了极度的不解。
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困难,但在我个人看来,腾讯游戏开始走合作精品路线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移动游戏平台流量出现瓶颈
数据显示,腾讯系游戏在Q1季度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但进入Q2后,其整体安装量与活跃度已经开始出现下降,在4月到达顶点后,已经一定程度上开始出现下滑趋势。腾讯高管在解读Q2财报时表示,未来两季度腾讯移动游戏收入不会出现大规模增长,潜台词就是在不对用户进行大规模骚扰的前提下,微信和手Q平台现在的游戏分发量已经到达顶点。
刘炽平更是表示,“移动游戏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因此坚持长期发展这项业务至关重要。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打造一个非常强大的有大量第三方游戏的生态系统。因此,尽管和自研游戏相比,我们从第三方游戏中获得净营收稍低一点,但我们相信现在向第三方游戏投入更多流量和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在平台上打造一个非常庞大的第三方游戏生态系统。”
腾讯移动游戏虽然拥有微信、手Q以及应用宝三大分发渠道,但整个市场归属于腾讯游戏的流量,如果没有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其实相对来说是极其稳定的。
腾讯社交平台的DAU和MAU某种程度上将会保持一个很稳定的数值,每天使用腾讯社交平台的用户数是一定的,这些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长是大体上一定的,每天用户产生的流量其实相对一定的。这意味着腾讯社交平台能够分发的游戏其实也是一定的。
作为平台的腾讯,想要创造出更大的影响力和收入,必须要有优质的内容作支撑。腾讯平台虽然有流量,可以导给自家的游戏,但如果这些游戏都品质一般,长期下去对这个平台并不是一件好事,第三方精品游戏的引入对腾讯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无疑相当有必要。手游产品最终还是要靠游戏品质来吸引并留住玩家,一款手游产品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核心创意以及玩法。渠道推荐固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他们关注,但想要让游戏的黏性变大,能够留下大多数的玩家,最终依靠的还是游戏本身的质量。
二、微创新之路无法可持续发展
简单来说,腾讯移动游戏现在没办法找到新的突破点,虽然通过自主研发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游戏的发行,但缺乏新的游戏类型确实是腾讯游戏的困局之处。对腾讯移动游戏平台上,并不是游戏越多,收入就会越高。新游戏的出现其实只是对旧游戏的重新洗牌,但整个平台的流量其实有限的,腾讯平台的ARPU值也趋于稳定。如果平台无法诞生出天天酷跑这类高收入游戏,游戏收入想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实非常困难。
触控科技曾航在《手游市场增速真的放缓了吗?》一文中关于腾讯发动机为什么减速的观点非常值得分享,这也是我认为腾讯游戏最值得令人吐槽的地方,那就是所谓“微创新”。
腾讯手游的策略非常清晰,就是把市面上最主流、最成功的游戏类型都拿过来“改进”。于是我们看到微信上出现了国际最成功的三种玩法:COC、糖果粉碎传奇、智龙迷城,也出现了国内最成功的几种玩法:MT、时空猎人,同时引进了kakao上比较成功的一些游戏类型。
这就相当于腾讯拿着海量用户把市面上最成功的一些游戏的用户都去“洗”了一遍,其成功概率相当之高。光在MT一种主流游戏类型上,腾讯就上了3款游戏。但是微信游戏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腾讯需要不停地去找主流的游戏堆积发上去,来保证手游的业绩。目前的微信游戏就相当于建立起了中国手游行业最强大的院线,需要不停地找大片来保证其票房收入。腾讯采取的策略是把市面上所有成功的大片都翻拍一遍,但是当这些大片都被翻拍过一遍(甚至翻拍过好几遍)的时候,腾讯就不得不想办法去原创大片,只是原创大片需要一些时间。
接下来,微信游戏要想取得更大一步突破,已经不能光靠学习借鉴现有成功的游戏了,而必须依靠不断推出完全创新的游戏类型。基于此,腾讯势必要加强非腾讯自研游戏在微信的上线力度,这也是整个手游行业非常期待的。
每一个现象级产品的出现都会教育一次用户,而用户对于新产品的期待则会提升,与此同时用户的游戏习惯和品味也随着时间有所改变,这就导致延续成功游戏思路开发的产品难以受到用户的追捧。当市场的游戏都被洗完一遍后,腾讯将会没有游戏可洗的尴尬,而和精品游戏合作这条路一定程度上却可以缓和这种矛盾冲突。因为他们可能无法保证是创新性的,但却能保证是成功的。
三、腾讯游戏的重要战略布局需要
其实关于这点,我已经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贪婪投资 腾讯游戏的海外布局之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去看看。这里就直接重复引用一遍。
在腾讯“聚焦精品”战略发布会上,腾讯高管有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马晓轶表示:“腾讯一直希望能把全球范围内的精品手游带给广大用户。”而腾讯游戏副总裁王波更是宣称:“在端游时代,腾讯就与世界各地的开发商有着大量联系,并在美、日、韩等多地设立了分公司。而且这个关系属于比较长期的,不仅仅同一个厂商,而是跟整个行业合作。”
其实腾讯和这些海外游戏公司合作,绝不是仅仅为了引入成功的某一单款游戏,因为按照腾讯历来的习惯,一般都是直接山寨抄袭,再借用自身的海量的用户碾压对手。腾讯所渴望的是能通过帮助这些海外游戏公司入华,在他们增加收入后,再与这些海外知名游戏开发商达成一种稳定持久的战略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通常从某款游戏的合作开始确立信任关系,待条件成熟后进行小额入股,如果再有可能,就逐步加大投资比例。
通过腾讯游戏的率先“出海”,打响整个腾讯品牌,为其他业务的海外输出提供品牌渠道便利。也正基于此,腾讯游戏业务所属的腾讯互动娱乐事业部,不断以“腾讯游戏”四个字作为腾讯旗下子品牌重力投入宣传。在2010年,腾讯游戏还曾在美国华尔街做品牌路演。那句“腾讯游戏用心创造快乐”虽然已被网友恶搞成“腾讯游戏没钱玩你MB”,但不得不说腾讯游戏的品牌早已经深入人心。
腾讯游戏的出海最关键的一步是先控股海外的游戏公司,一方面涉足产业上游的内容开发,使得腾讯较易让细分领域的长尾游戏内容在其用户平台上发挥出优势。另一方面借助这些游戏公司推广腾讯游戏品牌,为所有游戏打上腾讯烙印。但在控股之前,腾讯必须要先与对方建立联系,达成合作意向。所以先把海外优质游戏引入中国,这就成为我所谓腾讯游戏称霸全球的第三场战役中的最重要一步。
(注:国内精品游戏的话,可能会有些细微的差别,因为这些游戏公司对腾讯来说即是合作者,又是最直接的竞争者,腾讯的目标就不是合作这么简单了,未来的控股是必然的)
(责任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