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二十二
第二名【怠惰】,这句话让尤里乌斯若有所思地皱起了眉头。但是,看到昴认真的眼神,想到实际发生的状况,他却也无法进行任何反驳。
【最开始被杀的【怠惰】,和现在的【怠惰】是不同的人。没错吧?】
【那个混蛋的脸我死也不可能忘记的。而且,第二名【怠惰】是女的啊。不可能看错。看错倒是不可能看错……】
在最开始看到女狂人的时候,昴产生了她就是培提尔其乌斯的幻觉。
那是因为在培提尔其乌斯和那个女人的身上,他感觉到了除容貌以外有所联系的部分。
就像是,狂人虽然是两个人,但是根本上却是完全相同的感觉——。
【权能相同,言行也一模一样。我啊,有种超讨厌的预感】
【最开始打到的【怠惰】只是替身,第二名【怠惰】才是真正的大罪司教……不,真假已经没法确认了。而且,现在的问题在于——】
【——说不定已经不是关注哪边才是真货的时候了】
在不断推测的过程中,昴接过尤里乌斯的话头说出了结论。
自己说出的这句话,让昴额头冷汗浮现,也让尤里乌斯的表情些许地僵硬了。这个想象太可怕了。然而,却正好与现状相互呼应,十分合理。
第一个是培提尔其乌斯,再接着是第二位女狂人,那么就必然会得出这种可能性。
【也就是说,【怠惰】的大罪司教是好几个人。——被称为【怠惰】的大罪司教的真面目,其实是在同一个异能、同一个目的下行动的集团?】
【我所知道的【怠惰】,只有最开始碰到的那个病怏怏恶党而已。不过,在已经看到了第二个女人的现在,已经无法否定这种推测了呐】
女狂人自称【手指】,拥有着身为【怠惰】的大罪司教的自觉。
情况相符。出乎意料地,相符。与【怠惰】的大罪司教是由多人组成的集团的情况相符。
【毫不夸张的说,【手指】就是大罪司教的一部分。不过,假设【怠惰】是由多人构成的集团的话,造成骚乱的范围会遍布各国这一点,也就可以解释了】
【魔女教,教义执行部队【怠惰】吗。太耸人听闻了吧,这个想法】
宗教团体之中的执行部队,简直就像是幻想出来的概念。虽然这种想法平时会让人忍俊不禁,但昴此刻却半点也笑不出来。
就连培提尔其乌斯·罗马尼空提,也不过是【怠惰】中的一人的话,那么至今为止的强行军也很可能只是一场笑话。只是想象一下,就令人毛骨悚然。
【这最多也不过是推测而已。我觉得应该避免阴郁和不安的情绪扩散,让大家产生动摇】
面对令人讨厌的想象,昴噤口不言,尤里乌斯目光望向聚拢起来的讨伐队同伴。
【剩下的【手指】还有三处,但这边的牺牲已经有十二人了……这个伤亡率已经不能无视了】
【——不是十二个人,是十一个人哦】
昴他们转过头去,菲利斯的身影伴随着订正牺牲者数目的声音走了过来。白色上衣沾染血污,菲利斯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指着背后,
【因为,有一个重伤的孩子被我救回来了。虽说只是勉勉强强,真的只是勉勉强强】
【真是个好消息。能从那个状态挽救回来,不愧是菲利斯】
【只要没死就能拉回来。——毕竟,这样说过了喵】
尤里乌斯初次对报告露出了笑意,菲利斯也微笑着答道。但是,这个微笑也马上散去,菲利斯说着【但是】,视线转向了其他方向。
昴也跟着望向那边,看到了身上覆盖着薄布的人们。
【没法救下全部。……团长的话,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是只有你才能做到的事情】
【嗯,谢谢】
听到尤里乌斯的安慰,菲利斯简短的回了一句,但是任何人都明白,那句话并没有如他说的那样起到安慰的效果。
菲利斯低着头抿住嘴唇,短暂的踌躇之后望向了昴。
【……刚才你们说的事情,第二名【怠惰】的尸体在哪里?】
【——。那边的森林里面,怎么了吗?】
说完,昴对他突如其来的话题转换皱起了眉。似乎是听到了刚才昴与尤里乌斯的对话,菲利斯望向昴手指的方向,黄色的双眸射出锐利的目光。
【说不定去调查一下,会发现什么不同】
【不同?什么样的不同?】
【昴亲担心的【手指】,与其他教徒的不同】
听到菲利斯指出这一点,昴屏住了呼吸。然后只见菲利斯眨着一只眼睛,说着【稍等一下】,便带着几名同伴跑去检验尸体了。
调查一下女狂人,也就是第二位怠惰的话,说不定就能发现如此恐怖的大罪司教的弱点。——昴想要相信,这其中的可能性。
【而且,啊】
目送菲利斯走远后,昴回到了聚到一起的讨伐队旁。然后,他走到所有人都以无法释怀的目光望着的那一角,牺牲者的尸体旁。排列在地上的遗体盖着薄布,他们已经无法再度醒来,所以至少祈祷他们能够安息。
最开始追踪而去,却死无全尸的五个人,那是完全无法避免的牺牲。然而,在遭受奇袭时候丧命的另外五个人却不同。哪怕其它人都没注意到,昴也该对这种情况有所察觉的。
【最开始,在听到五个人是被徒手撕碎的时候我就应该注意到的。清楚那是怎样的权能的是我,明明只有我,是必须对这种情况多加注意的】
只有昴,是有义务察觉到他们【死亡】的原因的。但是,昴却因为同伴的死而动摇,放过了发现疑点的机会,也造成了更大的牺牲。
结果,自己也被敌人拐走,甚至让交战中的友军被迫兵分两路。如果维鲁海鲁姆没有脱离战局,在战斗中牺牲的死者不就能活下来了吗。
(责任编辑:孙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