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赢在哪

二、《刺激战场》VS《全军出击》,首战赢在哪?

在观察一轮玩家好评之后,结合亲身体验,笔者认为光子取胜之道是在保证对原作最大程度还原的基础上,再针对性进行移动端优化。笔者简单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在《绝地求生》里,在玩家角色用墙体或者树木之类的物体做掩护射击时,当玩家视角拉回掩体,开镜状态便会自动收回,而当玩家视角拉出掩体时,开镜状态又会自动打开:

《绝地求生》里流畅的操作感依赖于对玩家操作逻辑的优化

这样的自动收镜是为了让玩家不会在倍镜打开的状态下与面前的掩体亲密接触,当然也是为了整个射击动作更具合理性。(想象力好的小伙伴可以脑补掩体射击的连贯动作)如果没有自动收镜的逻辑,那么整个过程就会变成这样,玩家视角紧贴掩体,中间部分还被倍镜放大了,晕眩感瞬间提升...

如果说《荒野行动》在设计上本来就是以“简化”为前提,那可以再看看同样标榜“还原”的《全军出击》...

完全还原了《绝地求生》的射击动作逻辑!以小见大,《刺激战场》就是凭着对细节的把握赢得玩家的一致好评。

还原度我们已经悉数讲过,那么相比起其他的吃鸡手游,《刺激战场》的品质又为何更胜一筹呢?在画面表现力上,《刺激战场》和《全军出击》这两兄弟可以说是在吃鸡手游里独占一档。由于和原作《绝地求生》一样是基于虚幻4引擎开发,画质表现比起市面上大部分产品都有明显优势,在习惯了《荒野行动》那视距受限的画面后,初次接触《刺激战场》的玩家可能会感到十分惊艳,毕竟光影效果已经是目前吃鸡手游里最强的。

角色的头盔、摩头车、枪支,对出现了应有的反光质感。

人物服饰皱褶,枪械质感、建筑外形,都十分还原端游。

在操作手感上,《刺激战场》手感较为清脆,弹道提前量有了,但是下坠不够明显,但枪械之间的手感还是做到了有明显差异。

同时角色动作采用了捕捉技术,使整体动作自然流畅,但在翻墙后的镜头速度明显太快,出现了镜头穿越角色的情况,在这方面后续需要调整。

《刺激战场》拾取物资时,会根据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提示音,使用药包饮料也会有对应的动作和音效,除了这些音效细节还会以更醒目的黄色图层告诉你哪些装备优于自身,哪些子弹自动适配,装备后还会跟一些相关数值和用处描述。

就连背包中暂时无法使用的道具也会以红叉告知,十分贴心。

在载具设计上很忠于原著,无论是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不论是皮糙肉厚的油布顶吉普车,还是摩托车、法拉利,每种载具都有各自的加速特点,引擎动力曲线,减震能力等等。

(责任编辑:刘晶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