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第一季全球总决赛-诞生与初心
从2011年6月到2015年10月,从仅有三天赛程的电竞线下聚会的一部分,如今的《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已经发展成为长达一个月横跨欧洲四国的大型电子竞技线下比赛。不知不觉《英雄联盟》的世界总决赛已经陪我们走过了五个寒暑。
在这个五个寒暑之中,有无数新鲜的血液马不停蹄地加入召唤师峡谷,也有无数召唤师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投入其中。
在第五季度打响之前,让我们回顾过去五年,回顾每一年上演在总决赛上的那些故事。
第一季全球总决赛-诞生与初心
举办地:瑞典
奖金:99500美元
时间:2011年6月18~6月20日
赛区:北美、欧洲、东南亚
举办地
第一季《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举办于欧洲著名电竞线下聚会Dreamhack,作为整个聚会的重要部分。
Dreamhack电竞线下聚会最早诞生于90年代初期,经过了十多年的演变。1997年这一聚会于Borl?nge的 Arena Kupolen举行,并成为当时瑞典最大的区域性活动,同时也是斯卡迪纳维亚地区规模排名第三的区域性活动。
第一季总决赛是《英雄联盟》World Championship(世界冠军赛)的奠基赛事,当时的名称还叫做Riot Season 1 Championship(拳头游戏第一季冠军赛)——你可以整个总决赛的命名,读懂拳头游戏希冀将《英雄联盟》的总决赛蔓延至全世界的初心。
队伍
由于2011年中、韩的《英雄联盟》仍处于筹备阶段——因此第一季度世界总决赛参赛队伍大多来自东南亚和欧美,他们是:Epik Gamer、against All authority、 Fnatic、Team Pacific、Team SoloMid、Counter Logic Gaming、Team GAMED.DE、Xan——共八支队伍参加了本次比赛。
Xan来自于新加坡,Team Pacific来自于菲律宾,但这两支亚洲队伍均止步小组赛。
冠军
第一季全球总决赛赛事总奖金池99,500美元,最终获得首届冠军的是欧洲Fantic,亚军为aAa,季军则为TSM。欧洲诸强在世界性的赛事中初次亮相,也因此收获诸多全球粉丝。《英雄联盟》的热度和优秀队伍获得的追捧,令世界各地许多其他项目的职业电竞选手也纷纷投身其中——LOL热潮由此开始。
英雄
第一届全球总决赛总计进行了32场游戏,合计有46名英雄在比赛中亮相。
最高的Ban/Pick率、也即最受选手们热捧的英雄是雪人骑士努努(总计B/P率高达81%),其次为兰博与阿利斯塔(两名均为75%的B/P率)——有趣的是兰博总计被B/P了24场,22场被Ban,出场的两场均获胜。因此,兰博是第一届世界赛B/P率与胜率均为前三的英雄(B/P率75%;胜率100%);直到第二和第三赛季,兰博仍是欧美战队非常喜欢使用的上单之一。
战术
作为LOL发源地的北美率先“制定”出了一套体系,这是LOL职业电竞的第一套体系:ADC和另一个AP单线、下路辅助加半肉、打野半肉——这个套路被称为“ROAM“,那个时代的下路宝石+盖伦简直无解。
S1总决赛上, 体系化的3支北美队伍走到了最后:TSM、CLG和EG。EG一如既往的使用ROAM体系,甚至辅助都随时跟着打野一起去游走——如果你觉得M5在IEM基辅站的双游走亮瞎了你,那么当时Regi和Xpecil的牛头+机器人走下路、乌鸦上单、蒙多中单,别吃惊,当时就是那样干的。
观看人数
第一季《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拥有最高21万人的同时在线观赛人数,总计169万人观看。
意义
S1时期的战队大多由热爱电竞的选手组成,赛事体系的不健全和赞助商的匮乏,令不少队伍跨国参赛遭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热情,而是钱:TSM为了参加11年7月Gamescom的比赛,不得不向粉丝筹集旅费,坐最慢的廉价航班睡比赛场馆地板参战。
当时职业战队队员们的辛苦,也颇能展现英雄联盟电竞职业体系发展初期的艰辛:许多队伍由于都是以线上赛模式训练,很多队员在现场赛之前都未见过自己的队友模样,也几乎没有全职选手,在场上也都没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英雄联盟》对电竞的产品支持体系也未完全成熟,版本没“暂停”功能——虽然现在看到暂停大家内心茫然,但这一功能对正规的大型电竞赛事支持尤其重要:S1半决赛时A组第一的EG战队核心Westrice遭遇电脑崩溃,再回到游戏时已优势尽失;TSM的Xpecial同样遭遇过这种惨痛。
在S1时期,《英雄联盟》会有多火热的未来?这也许只Riot拳头游戏的野望里,但他们为此在做着准备。
2011——《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诞生初年,Riot拳头游戏打造职业化、全球化的赛事野望由此开始。
(责任编辑: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