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手机新圈地运动
在可预见的未来,网易、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公司的入局计划也不可排除。那么圈地之后,他们将面临的又是什么?
2011年,移动互联网成为继电商之后互联网公司又一大拼抢高低。但与去年的“应用之年”不同的是,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圈地运动开始转向更为实体化的领域——智能手机。截至目前,小米、阿里、百度、360、盛大相继入局,将本就白热化的手机市场催动的更加混乱。
在与雷军连日缠斗的同时,周鸿祎的新机发布计划也在“步步踩点”的进行。昨天下午,周鸿祎公布了一项新的“重大决定”——推出新款360特供机“AK47”,这次周鸿祎又拉拢了一位新伙伴阿尔卡特。AK47火爆的命名再一次抢夺过人们的目光,“火力强劲,易于操纵,皮实可靠适应各种环境,返修率低,物美价廉性价比极高”,事实上,周鸿祎概括这种悍匪武器的词汇同样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但用户到底买不买“悍匪”的账也只有产品能决定。
回到上周,盛大手机在经过了长达半年的“曝光”之后,终于正式与公众见面。这款投入盛大300研发人力和一年时间打造的智能手机被标榜为高于小米手机定位及性能的产品。但整场新品发布仅止步于对手机配置与报销合作的正式敲定,对于未来盛大手机将走的模式及市场定位,果壳电子CEO郭朝晖的解释并不明确,甚至从产能、渠道再到盈利模式均带有些“边走边瞧”的色彩。
而选择同一天发布手机产品的阿里云也面临同样的拷问。阿里云CEO王坚认为,“很多事情大家并没有想清楚。”他仅仅划出对自己不做的范围:不做手机。“操作系统是连接终端和服务的重要环节,起到桥梁的作用,我们希望用这种方法介入移动互联网。做手机是另外一个行业。”
当然,面对同样问题的还有完全押宝在智能手机上的小米公司、欲将平台战略扩大到移动领域的流量大户360、以及互联网PC端最大入口百度……在可预见的未来,网易、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公司的入局计划也不可排除。那么圈地之后,他们将面临的又是什么?
圈地入局 各有打法
“无利不起早”,这是对商业终极目的的最凝练概括。当然也适用于互联网公司争相做手机的风潮。不过大同中的小异则是,每个公司的战略方向及行业积累所决定的不同打法。
-做品牌:小米
小米手机是互联网公司欲打造手机品牌的最显著案例之一。2009年开始,自金山淡出的雷军重新踏上创业路,尝试以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形态和方式来做手机产品,来打破手机硬件行业的游戏规则。雷军将这次创业视为这辈子最后一次折腾,“成了,自己也就踏实了,不成,那就退出江湖吧。”
小米手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效仿苹果,但区别于后者的全封闭式系统,小米手机的打法更灵活多变一些。
按照雷军的“铁人三项”规则,他们通过互联网培养粉丝,形成声势浩大的“米粉”阵营,推动产品功能的民意化改进;手机销售不走线下只在网上销售,与运营商广泛合作,拉动多元化渠道;主张“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商业模式,不以手机盈利为目的,而是借鉴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以品牌和口碑先积累人群,继而把手机变成渠道。
品牌在小米手机的战略中处于较高的地位,期望打造类似苹果一样完整的产业链条,以一款产品造就销售神话。但这种打法也存在不足,有观点认为,小米的自有产品服务最大程度上面临着其他互联网公司的针对性竞争,且目前为止对硬件上游控制能力偏弱,产能问题是一大困扰。
(责任编辑: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