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线游戏不少,好玩的真没几个,看来看去,怎么长的都是一个“B”样。

游戏行业的产品荒 产品好像“批量整容”过

我那40米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创业讲究的是机运 游戏行业看的还是赚钱能力

记者一直看好游戏行业,而且从媒体转型到厂商的这一年,也看到了不少机会和玩法。今年的发行很艰难,不仅没产品而且买量价格高的吓人。至于说大家关心的流量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深挖的点,关键看是不是真的耗力去做,一些新入口被激活了。同时随着巨鲸进场,行业风云再起,回顾这两年也是一样,变换之间,隐藏一些小机会和爆点。

记者认为在排除大厂因素外,目前行业主要受三个大方面的影响,一个是用户,二是资本,三是政策。政策对行业的影响非常之大,一个版号问题看似简单,但却让不少中小团队项目的研发成本翻了倍,而且新政策的出台对行业新品发力制约不小(还有年底抽样审查);资本上,游戏投资已经行业垂直化,A股、主板对游戏类IPO审查超严,估值基本回落到20倍左右,逼着很多公司硬着头皮转去港股上市,明年又会有一大波的港股游戏类公司上市。

而说到玩家最后还是回归到产品,用户群体和喜好变了,还用原来的老路子是不行的。虽然最近几款上线产品的品质很高,确实很高,但用户就是不买账,也挺惨的。而且用户还在向其它内容领域迁移。因为玩家用户不傻,现在又不是早期的内容市场可以消费的少,网剧、小说、动漫等娱乐内容的爆发都在争抢用户的可支配时间。游戏不行,那就会转向消费其它。 开个视频网站年会员也没多少钱。

从去年的房卡棋牌爆发到今年的抓娃娃火爆,展示的就是行业病态和无奈。大厂压力下,中小公司不得不紧抱大腿,要么就只能转向求生。生产力过剩和认知缺乏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办?行业需要新鲜的制作研发血液注入,尝试新的不一样的方向。最近倒是看到了一些脑洞型的小产品,画面有点惊艳,可惜多数只能是一波热度。不过当游戏公司达到一定阶段后,看的已经不在是产品,更多是资本运作。资本现在看什么?还是短期回报,季度财报不好,立马就会有反应。

行业的恶性循环在加剧 更加注重短期回报

临近年底,发行商追款的情况多了起来,原因无非要么CP不给力,要么是发行不敢赌了。即使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还有会一些不接地气,认不清形势的存在。很多CP 都为了 “顺势“去做,可悲的要死。

吃鸡游戏大火,手游成批的上,网易的踏踏,腾讯的蹭蹭,直接来了一波波的碾压。小厂还来不及发布的吃鸡少说有几十款,但那又怎样。PC端是付费下载,手游怎么赚钱,和腾讯、网易拼投入消耗垒DAU无异于找虐。有人会说只有用户,后面靠运营就好。网易这么大推投入,《荒漠行动》注册用户过亿了还没开付费,国内有几家公司抗的住?各种吃鸡之后,剩下的可能就是一地鸡毛。

游戏行业的产品荒 产品好像“批量整容”过

游戏行业的产品荒,不是说产品上线少,而是好游戏少。大量公司死亡,没钱做创新,不敢做创新。全行业都需要新的爆款去引领一波方向,是真的需要一款爆款了。现在大家想着的都是要短期有大收入,什么样的产品符合呢?也就是卡牌,棋牌、H5,抓娃娃这样的。

创新的产品缺乏市场验证,商业化的公司又不跟轻易触碰。没人代理,怎么融钱,又没利润。行业进入了死循环,也就造成了目前的状况,放眼望去长的基本一个“B”样。

小公司要么被耗死或者自己把自己玩死,大公司的资本套路也被卡牢了,反正大公司每种类型的游戏都有,剩下的就是时间点到了。大公司做重度投入,小公司去做休闲的流量型产品,分层会越来越明星。好在用户喜新厌旧速度快,赶上个热门或是小爆款也能够吃了。

明年是世界杯,很多公司准备了球类产品,应该能蹭一波热度。而我们以前经常提的枪车球这3个品类都是好方向。枪类最近实在是太多了,而球没底蕴真的难做好,剩下的就是看车类,移植端游的跑跑卡丁车,QQ飞车的玩法也会不错。腾讯手握QQ飞车IP铁定是要做的。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者个人总有种感觉,2018年游戏行业将会百花齐放,具体是某类型的多领域平台爆发还是多平台的齐头并起,回头找时间细说一下,判断依旧,时间到。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创业而言,只要还在牌桌上,就有重新翻盘的可能。所以呢,各位,加油吧!

(责任编辑:余潇潇)